張介公:英語語言學博士、原北京語言大學教師、原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譯員、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策劃員、原北京大概念外語學校董事長、現任山東外事職業大學副校長、山譯世界語言研究所所長、山譯外語模式項目組組長、教育部ICED國際腦庫項目主持人、崔永元公益基金“愛飛翔”鄉村教師培訓主講嘉賓、山東省濟南市十百千人才。
研究成果
一、打通世界人類語言通道:解開了人類語言之謎,創立了新的語言學支派,通俗地講,就是解決了“語言為什么會這么說”的問題,指出“語言就是一個盛著運動的內容物的大容器”,提出了“語言大同論”、“英漢同源說”、“英語才是真正的象形字”等一系列理論和觀點,被譽為“窺見了上帝秘密的人”。
二、創造了人類記憶的新高度:長期從事右腦開發和記憶學研究,被譽為“中國大腦先生”;迄今為止,唯一一個可以背下《牛津詞典》的中國人;擁有20萬的英語詞匯量,以及數十萬其他語言的詞匯量。
2008年完成了《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六版(共2057頁8萬詞條)的背誦工作,可以做到快速、準確地指出任何一個單詞在該詞典的第幾頁第幾個;同年參加了中央電視臺《想挑戰嗎》節目,獲得挑戰英雄冠軍稱號。
2010年完成了漢語《辭?!?共12萬詞條)的背誦,可以做到快速、準確地指出任何一個詞語在該詞典的第幾頁第幾個;同年參加了北京電視臺教育節目,做了現場表演。
在記憶方法推廣方面,已經成功指導學生一個月背會《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六版,8萬單詞),也就是一個月背會8萬單詞,一個月熟練背誦英語口語900句,一個月背下《新概念英語》全四冊,目前正在做日、韓等十一個語種詞典的記憶研究和背誦。
三、提出了新的外語學習模式:把語言的規律和記憶的規律結合起來,把中國外語教育的普遍狀況跟山東外事翻譯職業學院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提出了“山譯外語模式”,即山東外事翻譯職業學院外語學習模式。
具體地說,該模式就是利用語言規律和記憶方法,大規模地進行詞、句、篇的語言模版輸入,然后再集中進行聽、說、讀、寫、譯的綜合訓練,大幅度地提高學習效率,從根本上解決中國學生的外語學習問題。
實踐應用
為1-18歲青少年研究開發了一系列右腦開發和記憶力提高方法,為3-18歲青少年研究開發了一套“感官觸及式”英語學習法,為小學生研究開發了唐詩宋詞背誦法為小學生研究開發了《弟子規》、《千字文》、《三字經》等國學經典背誦法,為中小學生研究開發了全科“思維導圖”學習法,為中小學生研究開發了《秒殺單詞》形象記憶法,為中小學生研究開發了“一個中心四個基本點”語法學習法,為中小學生研究開發了《新概念英語》背誦法,為大學生研究開發了《認識字母就認識單詞》學習法,為大學生研究開發了《英語口語900句》背誦法。